发凡言例的成语故事


发凡言例

拼音fā fán yán lì

基本解释发凡:揭示全书的通例。分类举例以说明书的体例。

出处晋·杜预《<春秋经传集解>序》:“其发凡以言例,皆经国之常制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发凡言例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发凡言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盗食致饱 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省事》:“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,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,以此得官谓为才力,何异盗食致饱,窃衣取温哉!”
岌岌可危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天下殆哉,岌岌乎!”
远亲不如近邻 元 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四折:“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,我怎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。”
识时通变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9回:“尔祖子文,为楚名臣,识时通变。”
超尘拔俗 宋 黄庭坚《与王周彦长书》:“盖登太山而小天下,观于海者难为水也。企而慕者,高而远虽其不逮,犹足以超世拔俗矣。”
蹈常习故 宋·苏轼《伊尹论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习故,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。”
嘁哩喀喳
趋炎附热 《宋史 李垂传》:“今已老大,见大臣不公,常欲面折之。焉能趋炎附热,看人眉睫,以冀推挽乎?”
玉葬香埋
三日两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