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安忘危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ī ān wàng wēi
基本解释只知道过太平日子而忘记了危险的时候。
出处晋·潘岳《秋兴赋》:“彼知安而忘危兮,故出生而入死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知安忘危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知安忘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日上三竿 | 宋 杨亿《劝石集贤饮》诗:“日上三竿宿雾披,章台走马帽檐欹。” |
教一识百 | 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母仪》:“文王生而明圣,太任教之,以一而识百。” |
瞒天昧地 | 元 无名氏《闹铜台》第一折:“我那日离山营,到铜城见仓官坏法胡行径,专瞒天昧地不公平。” |
风飧水宿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六卷:“路由扬州过了长江,进了润州,风飧水宿,夜住晓行,来到平江。” |
望风而降 | 元·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自起兵之后,所过城池望风而降。” |
东征西怨 | 语出《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惟王不迩声色,不殖货利,德懋懋官,功懋懋赏……东征西夷怨,南征北狄怨。” |
瘠人肥己 | 明·屠隆《昙花记·冥司断案》:“众生多犯悭贪谋夺强占,瘠人肥己,毫厘不舍,共若干起。” |
不相伯仲 | |
踢收秃刷 | |
气愤填胸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