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耳蹙頞的成语故事


掩耳蹙頞

拼音yǎn ěr cù è

基本解释蹙:皱起;頞:鼻梁。捂着耳朵,皱着鼻子。形容极其厌恶。

出处唐·柳宗元《河间妇传》:“自是虽戚里为邪行者,闻河间之名,则掩耳蹙頞,皆不欲道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掩耳蹙頞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掩耳蹙頞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胜残去杀 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善人为邦百年,亦可以胜残去杀矣。”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夫报忿除害,捐残去杀,朕之所图于将军也。”
出山小草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此甚易解,处则为远志,出则为小草。”
夜雨对床 唐 郑谷《思图昉上人》:“每思闻净话,夜雨对绳床。”
长城万里 宋·陆游《休日留园中至暮乃归》:“长城万里知谁许,看镜空悲两鬓霜。”
燕巢幕上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夫子之在此也,犹燕之巢于幕上。”
撞府穿州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诀谒》:“咳,你费工夫去撞府穿州,不如依本分登科及第。”
君子之交 庄周《庄子 山木》:“且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;君子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。”
出头有日 毛泽东《井冈山的斗争》:“前年和去年的国民革命,客籍表示欢迎,以为出头有日。”
快步流星 单田芳《燕王扫北》第32回:“又等了一会儿,李七骑马回来了。只见他在府门外翻身下马,手提马鞭,快步流星进了里屋。”
绝圣弃知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胠箧》:“故绝圣弃知,大盗乃止,擿玉毁珠,小盗不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