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裘持领的成语故事


振裘持领

拼音zhèn qiú chí lǐng

基本解释喻抓住事物的关键。

出处汉·杨伦《上书案坐任嘉举主罪》:“臣闻《春秋》诛恶及本,本诛则恶消;振裘持领,领正则毛理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振裘持领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振裘持领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轻财重义 汉 元王皇后《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》:“股肱宰臣,身行俭约,轻财重义,较然着明。”
身首分离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颐,首身分离,暴骨草泽。”
好大喜功 《新唐书 太宗纪赞》:“至其牵于多爱,复立浮图,好大喜功,勤兵于远;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。”
救民于水火 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 “救民于水火之中,取其残而已矣。”
偏三向四 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30回:“这叫什么话?我们偏三向四啦?”
滴如车轴 唐·释道世《法苑珠林·劫量》:“注大洪雨,其滴甚粗或如车轴,或复如杵。”
声誉大振
重金袭汤 宋·司马光《评项羽诛韩生》:“疏斥忠良,猜忌有功,使臣下皆无亲附之意,推此道理行之,虽重金袭汤,不能以一日守也。”
倾注全力 毛泽东《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》:“以便等到时机一到,就倾注全力,大举反攻,收复失地。”
王杨卢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