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理不睬的成语故事


不理不睬

拼音bù lǐ bù cǎi

基本解释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,漠不关心。

出处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7回:“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发一言,任凭这边赔尽小心,那边只是不理不睬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不理不睬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理不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皮开肉绽 元 郑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。”
岁寒三友 元·白朴《朝中措》:“苍松隐映竹交加,千树玉梨花,好个岁寒三友,更堪红白山茶。”
生旦净丑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0回:“这女孩子面生,不是个侍儿,倒象是那十二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,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丑那一个角色来。”
柔茹刚吐 《诗经 大雅 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柔则茹之,刚则吐之。惟仲山甫,柔亦不茹,刚亦不吐。”
重生爷娘 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十八回:“你是个死囚,大老爷要开脱你,也全亏我在旁边说几句好话,我便是你的重生爷娘。”
谈噱自若 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筹策》:“密贿永左右,俱得其欢心。甩晨起直登永床,与语,谈噱自若。”
朱陈之好 唐·白居易《朱陈村》诗:“徐州古丰县,有村曰朱陈。……一村唯两姓,世世为婚姻。”
一片至诚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圣人望下一看,见他正是服官从政的年纪,脸上一团正气,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。”
覩始知终
定省温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