拯溺救焚的成语故事


拯溺救焚

拼音zhěng nì jiù fén

基本解释溺:落水者;焚:被困在火中的人。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。

出处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“救火拯溺,义不得好;辩论是非,言不得巧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拯溺救焚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拯溺救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昂头天外 鲁迅《书信集 致萧军、萧红》:“他们昂头天外,评论之后,不知那里去了。”
鼎足三分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鸣锣喝道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3回:“落后便是那河台鸣锣喝道前呼后拥的过去。”
半壁河山 清 钮琇《觚剩 虎林军营唱和》:“昊《怀古》四首《咏岳忠武》云:‘将军野战最知名,半壁河山一力撑。’”
满山满谷 元·郑光祖《蟾宫曲》:“见满山满谷,红叶黄花。”
担雪填井 《五灯会元·智海平禅师法嗣·净因继成禅师》:“大似担雪填井,傍若无人。”
雕虫末技 清·纳兰性德《赋论》:“即诗赋一道,犹可以见贤人君子之用心,若遂薄之为雕虫末技,吾未见扬雄之《法言》、《太玄》可直驾《离骚》而上之。”
福生于微 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福生于微,祸生于忽。日夜恐惧,唯恐不卒。”
厘奸剔弊
不世之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