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得其宜的成语故事


各得其宜

拼音gè dé qí yí

基本解释谓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。

出处《荀子·正论》:“圣王在上,图德而定次,量能而授官,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各得其宜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各得其宜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彻里彻外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0回:“又叫裁缝与武松彻里彻外做秋衣。”
引车卖浆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公子列传》:“公子引车入市,侯生下见其客朱亥。”
一脉相传 明 汪廷讷《三祝记 叙别》:“纯仁今日将麦舟赈济曼卿,这才是一脉相传,何愁皇天不佑。”
过府冲州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二回:“两个商量了,径望沧州路上来。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,过府冲州。”
无空不入 茅盾《清明前后》第四幕:“种种法规,一切措施,马上又变活了,投机是满天飞跃,无空不入。”
熬心费力 马烽《太阳刚刚出山》:“我熬心费力办农业社,结果给组织上留下这么个印象。”
穷荒绝徼 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》:“穷荒绝徼,圣人以爪甲视之。”
柔中有刚 周克芹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第二章:“再加以她那活活泼泼的神态,柔中有刚的清脆声音,是谁也无法招架的。”
怀瑾握瑜 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九章 怀沙》:“怀瑾握瑜兮,穷不知所示。”
翳桑饿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