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离失所的成语故事

拼音liú lí shī suǒ
基本解释流离:流落;失散;失所:失去住所。流落离散;无处安身。
出处《金史 完颜匡传》:“今已四月,农事已晚,边民连岁流离失所,扶携道路,即望复业,过此农时,遂失一岁之望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流离失所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流离失所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聪明正直 | 《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。 |
事败垂成 | 明·梁辰鱼《浣纱记·乞降》:“九仞为山,功亏一篑,料想不劳而集,事败垂成。” |
浸明浸昌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上嘉唐虞,下悼桀纣,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,虚心以改。” |
敝衣枵腹 | 明 归有光《上总制书》:“故富者贫而贫者死,其不死者敝衣枵腹,横被苛敛。” |
摊书拥百城 | |
跋履山川 | 《左传 成公十三年》:“文公躬擐甲胄,,逾越险阻,征东之诸之侯。” |
袭衣兼食 | 明·何景明《徐太母潘氏墓志铭》:“居家甚勤俭,无袭衣兼食,然施族仁下,不有所害。” |
犬马之疾 | 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值余有犬马之疾,不能究其精详。” |
波橘云诡 | |
格吧格吧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