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心合德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同心同德”。
百科解释同心合德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为tóngxīnhédé,指思想统一,信念一致。同“同心同德”。
出处清·李渔《蜃中楼·献寿》:“我有两个同胞兄弟,一个是洞庭君,一个钱塘君。洞庭与俺同心合德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óng xīn hé dé
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ㄣ ㄏㄜˊ ㄉㄜˊ
繁体同心合惪
感情同心合德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思想统一。
近义词同心同德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颠乾倒坤(意思解释)
- 多如牛毛(意思解释)
- 严于律己(意思解释)
- 饮泉清节(意思解释)
- 不远万里(意思解释)
- 负德孤恩(意思解释)
- 旷日离久(意思解释)
- 挟权倚势(意思解释)
- 迭嶂层峦(意思解释)
- 超凡出世(意思解释)
- 鼻孔撩天(意思解释)
- 璇霄丹台(意思解释)
- 潘文乐旨(意思解释)
- 前倨后恭(意思解释)
- 你唱我和(意思解释)
- 守株缘木(意思解释)
- 燎如观火(意思解释)
- 滑天下之大稽(意思解释)
- 空心汤团(意思解释)
- 仙姿玉色(意思解释)
- 惹祸招灾(意思解释)
- 捉生替死(意思解释)
- 务本力穑(意思解释)
- 养虎留患(意思解释)
- 冤假错案(意思解释)
- 悠悠自得(意思解释)
- 尸位误国(意思解释)
- 赏信必罚(意思解释)
※ 同心合德的意思解释、同心合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以弱制强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毙强”。 |
倒载干戈 | 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 |
颠来倒去 | 翻过来倒过去,来回重复。 |
绝仁弃义 | 绝、弃:放弃。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,回复到人的本性。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。 |
四平八稳 | 原形容说话做事稳当。现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错;缺乏积极创新精神的意思。 |
士可杀不可辱 | 指士子宁可死,也不愿受污辱。 |
求田问舍 | 舍:房子。多方购买田地,到处问询屋介。指只知道置产业,谋求个人私利。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。 |
融汇贯通 |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 |
鞍马之劳 | 鞍马:鞍子和马,指长途跋涉或打仗。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。 |
不分胜负 | 分不出谁胜谁负。形容竞赛双方水平、技术相当。 |
不羁之才 | 非凡的、不可拘束的才能。 |
重于泰山,轻于鸿毛 | 泰山:山名,在山东省,主峰海拔1524米;鸿毛:大雁的毛。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,指双重价值 |
高头大马 | 指体形高大的马。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。 |
唇尖舌利 | 言词尖利。 |
饿虎饥鹰 | 比喻凶残贪婪。 |
百不失一 | 失:过失,错误。万无一失。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,绝不会失误。 |
敛容息气 | 敛容:收起笑容,态度变得严肃;息:停止。正容屏气,形容神情严肃庄重。 |
捣虚批吭 | 乘虚攻击敌人要害。 |
放诸四裔 | 放:放逐;四裔:四方边远之地。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。 |
悠然神往 | 悠然:遥远的样子;神往:一心向往。形容心神似乎要飞到某个地方。 |
练达老成 | 老练稳重。 |
攻玉以石 | 攻:加工,制造;以:借用。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。比喻以他人之长,治自己之短。 |
剪灯新话 | 传奇小说集。明代瞿佑作。四卷。二十一篇。承唐宋传奇余绪,但所叙故事往往有现实意义,如《太虚司法传》中的鬼怪横行世界、《华亭逢故人记》云“忠臣不可为”。其中有关男女爱情婚姻故事,亦写得委婉动人。采取诗文相间、骈散结合的写法,对明代文言小说影响深远。 |
鹰犬之任 | 鹰犬: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狗,打猎时用于追捕猎物。用作鹰犬之才。比喻供驱使、能出力的人。 |
相煎益急 | 形容兄弟或内部之间的残杀或破坏。 |
囹圄生草 | 监狱里长满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极少。 |
废耳任目 | 放弃了耳朵,信任眼睛,指不相信别人的意见,只凭信自己眼见的现象。出自唐·韩愈《上考功崔虞部书》。 |
残垣断壁 | 垣:围墙。残存的、倒塌了的墙壁。形容衰败破旧的景象。也作断壁残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