逃之夭夭的成语故事

拼音táo zhī yāo yāo
基本解释原形容桃树枝叶繁茂。后来借“桃”谐“逃”的音;用作逃跑的诙谐说法。
出处《诗经 周南 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逃之夭夭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逃之夭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久而久之 |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28回:“万一多嘴多舌,露出话来,人家一个年轻娃子,知他性情怎样的?久而久之,慢慢知晓便罢。” |
按兵不动 |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召类》:“赵简子将袭卫,使史默往睹之。期以一月,六月而后反……赵简子按兵而不动。” |
东床坦腹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雅量》:“闻来觅婿,咸自矜持;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,如不闻。” |
阿顺取容 | 《金史 本纪第六世宗》:“以辅朕之不逮,慎毋阿顺取容。” |
奴颜婢睐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,以奴颜婢睐者为晓解当世。” |
坐卧不安 | 《坛经 行由品》:“房中思想,坐卧不安。” |
违恩负义 | 《南齐书·扶南国传》:“永不恭从,违恩负义,叛主之愆,天不容载。” |
泣下如雨 | 西汉 刘向《说苑 复恩》:“鲍叔死,管仲举上衽而哭之,泣下如雨。” |
应天授命 | 唐·韦绚《嘉话录》:“乃知圣人应天授命,享国年深,岂是徒然!” |
沉机观变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