胶鬲之困的成语故事

拼音jiāo gé zhī kùn
基本解释胶鬲,商周时人,纣时因遭世乱,曾隐遁为商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胶鬲举于鱼盐之中。”后因以“胶鬲之困”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。
出处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胶鬲举于鱼盐之中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胶鬲之困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胶鬲之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魂飞魄散 |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心之精爽,是谓魂魄;魂魄去之,何以能久?” |
急不择路 |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张鸿渐》:“张是夜越莽穿榛,急不择途;及明,困殆已极。” |
行号巷哭 | 晋·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苟在食土之毛,含气之类,莫不叩心绝气,行号巷哭。” |
虎体原斑 | 元·无名氏《雁门关》第二折:“花根本艳,虎体原斑。” |
鸠工庀材 | 唐 李方郁《修中岳庙记》:“岂可不成耶?遂鸠工庀材,四旬而就。” |
相倚为强 | 南朝·宋·明帝《宣旨永嘉王子仁》:“正赖汝辈兄弟,相倚为强,庶使天下不敢窥战王室。” |
花烛洞房 | 元·王实甫《破窑记》第一折:“到晚来月射的破窑明,风刮的蒲帘响,便是俺花烛洞房。” |
吱哩哇啦 | 卢跃刚《大国寡民》:“门关住,吵架呢;吱哩哇啦打娃呢。” |
布衣粝食 | 唐·房鲁《上节度使书》:“其愧非愧,布衣粝食,僮饥蹇驴也,所以愧者,彼何人也,予何人也。” |
镇神头势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