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耳盗锺的成语故事


掩耳盗锺

拼音yǎn ěr dào zhōng

基本解释见“掩耳盗钟”。


暂未找到成语掩耳盗锺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掩耳盗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缝衣浅带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盗跖》:“今子修文武之道,掌天下之辩,以教后世,缝衣浅带,矫言伪行,以迷惑天下之主。”
腹心之患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后梁太祖乾化元年》:“云代与燕接境,彼若扰我城戍,动摇人情,吾千里出征,缓急难应,此亦腹心之患也。”
能说会道 元 无名氏《渔樵闲话》:“但甜瓜软处偏捏。蜡枪头会道能说。”
嚎天动地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8回:“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,嚎天动地,大放悲声。”
似箭在弦 茅盾《子夜》八:“一句问话,似箭在弦,直冲到眉卿的脸上了。”
娇声娇气 鲁迅《热风 随感录二十五》:“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,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。”
高遏行云 宋·晏殊《山亭柳》词:“偶学念奴声调,有时高遏行云。”
披肝露胆 《晋书·杜弢传》:“吾得披肝露胆,没身何恨!”
快步流星 单田芳《燕王扫北》第32回:“又等了一会儿,李七骑马回来了。只见他在府门外翻身下马,手提马鞭,快步流星进了里屋。”
衮衣以归 唐·刘禹锡《贺门下裴相公启》:“绣斧既定,衮衣以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