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本抑末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注重根本,轻视枝末。古代“本”多指农业,“末”多指工商业。
详细解释
注重根本,轻视枝末。古代“本”多指农业,“末”多指工商业。
此古圣王~之道。世儒不察,以工商为末,妄议抑之。◎清·黄宗羲《明夷待访录·财计三》
重视根本,压抑枝末。古以农为本,故指重视农业,抑制工商业。《三国志.卷一二.魏书.司马芝传》:「王者之治,崇本抑末,务农重谷。」《元史.卷九三.食货志一》:「国以民为本,民以衣食为本,衣食以农桑为本。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,俾民崇本抑末。」
百科解释注重根本,轻视枝末。古代“本”多指农业,“末”多指工商业。
出处《三国志·魏志·司马芝传》:“王者之治,崇本抑末,务农重谷。”
例子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。世儒不察,以工商为末,妄议抑之。清·黄宗羲《明夷待访录·财计三》
基础信息
拼音chóng běn yì mò
注音ㄔㄨㄥˊ ㄅㄣˇ 一ˋ ㄇㄛˋ
感情崇本抑末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抉择。
反义词本末倒置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春夏秋冬(意思解释)
- 洁身自守(意思解释)
- 馨香祷祝(意思解释)
- 悬剑空垄(意思解释)
- 别具心肠(意思解释)
- 扫地无余(意思解释)
- 奋勇直前(意思解释)
- 落花有意,流水无情(意思解释)
- 匡救弥缝(意思解释)
- 钩章棘句(意思解释)
- 抖擞精神(意思解释)
- 偷猫盗狗(意思解释)
- 齐人攫金(意思解释)
- 情窦渐开(意思解释)
- 长眠不起(意思解释)
- 一丝不紊(意思解释)
- 吐珠于泽,谁能不含(意思解释)
- 旨酒嘉肴(意思解释)
- 扶急持倾(意思解释)
- 分茅胙土(意思解释)
- 祸盈恶稔(意思解释)
- 三坟五典(意思解释)
- 抉目胥门(意思解释)
- 赦过宥罪(意思解释)
- 守正不桡(意思解释)
- 饥附饱扬(意思解释)
- 治兵以信(意思解释)
- 鸡对鸭讲(意思解释)
※ 崇本抑末的意思解释、崇本抑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源殊派异 | 水的源头与支流不相同。比喻各学派的来历和特征互不相同,各有自己的一套。 |
寝苫枕戈 | 同“寝苫枕干”。 |
唇齿相须 | 犹唇齿相依。 |
论黄数黑 | 数:数落,批评。背后乱加评论,肆意诽谤别人。 |
拔刀相向 | 指动武。 |
计不返顾 | 见“计无返顾”。 |
谋无遗策 | 谓谋划时没有遗漏的计策。形容谋划周密。 |
饮胆尝血 | 谓刻苦自励。 |
刖趾适履 | 鞋小脚大,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实际,勉强迁就,生搬硬套。 |
撑天拄地 | 犹言顶天立地。 |
令不虚行 | 指制定的法令必须切实执行。 |
围魏救赵 | 指攻击敌人后方;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。魏、赵:战国时的国名。 |
不刊之典 |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、钦定典制。 |
进退迍邅 | 犹言进退两难。 |
怀刺漫灭 | 刺:名帖,名片。身藏名片太久,以致名片字迹模糊消失。形容自视甚高,看不起他人。 |
烧琴煮鹤 | 拿琴当柴烧,把鹤煮了吃。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。 |
不同戴天 | 戴: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。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。形容仇恨极深。 |
积微成著 | 微:细微;著:显著。微不足道的事物,经过长期积累,就会变得显著。 |
多言多语 | 谓不该说而说。 |
盛必虑衰 | 兴盛之时必须考虑衰微之时。 |
古寺青灯 | 青灯: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。形容修行者的孤独寂寞的生活。 |
三言两句 | 见“三言两语”。 |
刀山血海 | 比喻极其危险和艰难的地方。 |
壹倡三叹 | 指一人歌唱,三人应和。 |
山峙渊渟 | 山立水聚。比喻端庄凝重的风度。 |
滚瓜流油 | 形容牲畜十分肥壮。 |
微波粼粼 | 形容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。 |
坚瓠无窍 | 坚硬的葫芦没有一点空隙,不能剖瓠盛物。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