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尺之托的成语故事

拼音liù chǐ zhī tuō
基本解释托:委托。指受嘱托抚育遗孤。
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并可以受六尺之托,临大节而不挠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六尺之托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六尺之托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下里巴人 | 战国 楚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:《下里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” |
至圣先师 | 《礼记 中庸》:“唯天下至圣,为能联盟睿知,足以有临也。《礼记 文王世子》:“凡始立学者,必释奠于先圣先师。” |
火耕流种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文苑传上 杜笃》:“水耕流种,功浅得深。”李贤注:“以火烧所伐林株,引水溉之而布种也。” |
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 |
冠盖相望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四》:“魏使人求救于秦,冠盖相望,秦救不出。” |
趁波逐浪 | 元 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第四折:“谁想并头莲情断藕丝长,搬调的俺趁波逐浪。”元 石德玉《紫云亭》第四折:“当日个为多情一曲《满庭芳》,曾贬得苏东坡也趁波也趁波逐浪。” |
一身两任 | 唐·韩愈《圬者王承福传》:“一身而二任焉,虽圣者不可为也。” |
投阱下石 | 语出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落陷穽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 |
肚束三篾 | |
仓皇退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