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投阱下石投阱下石的意思
tóujǐngxiàshí

投阱下石



投阱下石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。语出唐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落陷穽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。

投阱下石[tóujǐngxiàshí]

    比喻趁人危急时,又加以陷害。

    后汉通俗演义.第三十回:「宋扬削职归里,最可恨的是郡县有司,投阱下石,更将扬砌入罪案,捕系狱中。」亦作「投井下石」?「投石下井」。

    出处语出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落陷穽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

    基础信息

    拼音tóu jǐng xià shí

    注音ㄊㄡˊ ㄐ一ㄥˇ ㄒ一ㄚˋ ㄕˊ

    繁体投宑下石

    感情投阱下石是中性词。

    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    近义词落井下石、投井下石

    英语do harm to somebody when he is already in trouble


    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投阱下石的意思解释、投阱下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比户可封 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。用以泛指风俗淳美。
鸦雀无闻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。形容非常静。
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 祯祥:吉兆。国家兴盛必定有某种征兆。
切理会心 犹切理厌心。
攘为己有 窃夺别人的东西,据为己有。
不绝如缕 绝:断;缕:细线。似断未断;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。比喻情势危急。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;也形容声音微弱;但未中断。原作“不绝若线”。
哑然失笑 失笑:不由自主地笑起来;哑然:形容笑声。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。
不可胜书 胜:尽;书:书写,记载。不是用文字能写完的。形容要写的事情很多。
鬼泣神嚎 同“鬼哭神号”。
不知就里 就里:其中,内情。不知道内幕。
白首一节 指年虽老而志节不衰。
悲喜交加 交加:聚集。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。
神乎其技 形容技艺或手法十分高明。
情随境变 情况变了,思想感情也随着变化。
余膏剩馥 见“残膏剩馥”。
神逝魄夺 犹言魂飞魄散。
鸾孤凤寡 见“鸾孤凤只”。
聊以自娱 聊:姑且。姑且用以自我娱乐宽慰。
昭然在目 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。
震聋发聩 使昏昧糊涂,不明事理的人,为之震惊,受到启发。
东推西阻 推:推诿;阻:阻挠。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。
原始宗教 指原始时代的朴素宗教。存在于尚不具有成文历史的原始社会中。
微波粼粼 形容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。
善言暖于布帛 布帛菽粟bùbó-shūsù菽:豆类总称。粟:谷子。比喻虽然平常但是日常不可缺少的事物子弟的教育犹如布帛菽粟,知德者尤尊崇之。——叶圣陶《潘先生在难中》
内外有别 内部,外部应该有严格的区别。出自清·明教中人《好逑传》。
假意撇清 本不清高,却故意自命清高。出自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。
非誉交争 非议和称誉。
多识君子 学识广博、道德高尚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