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心浮气的成语故事


粗心浮气

拼音cū xīn fú qì

基本解释浮:浮躁。形容人不细心,不沉着。

出处宋 陆九渊《祭吕伯恭文》:“比年以来,日觉少异,更尝差多观省,加细追维,曩昔粗心浮气,徒致参辰,岂足酬义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粗心浮气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粗心浮气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踏床啮鼻 《笑林》:“甲曰:‘他踏床子就啮之。’”
东床快婿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郗太傅在京品,遣门生与王丞相书,求女婿。……门生归白郗曰:‘王家诸郎,亦皆可嘉,闻来觅婿,咸自矜持,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,如不闻。’”
死诸葛走生仲达 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时百姓为之谚曰:‘死诸葛走生仲达。’帝闻而笑曰:‘吾便料生,不便料死故也。”
阿狗阿猫 鲁迅《我们要批评家》:“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,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:‘阿狗阿猫’。”
满面羞惭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48回:“杨再兴满面羞惭,跪在地下。”
寄兴寓情 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或情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”
九梁朝冠
视富如贫
慎重初战
肉绽皮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