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岁不登的成语故事

拼音bǐ suì bù dēng
基本解释比:屡屡;频频。农业连年歉收。
出处《汉书 成帝纪》:“关东比岁不登,吏民以义收食贫民、人谷物助县官赈赡者,已赐直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比岁不登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比岁不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顿挫抑扬 | 宋 魏庆之《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〈归去来辞〉》:“陶渊明罢彭泽令,赋《归去来》,而自命曰辞。迨今人歌之,顿挫抑扬,自协声律,盖其词高甚。” |
末大必折 | 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“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,君所知也。” |
穿房入户 |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一:“只有牙婆是穿房入户的,女眷们怕冷静时,十个九个倒要扳她来往。” |
计日程功 | 梁启超《中国理法学发达史论》:“法治国虽进不必骤,而得过进尺,计日程功。” |
无恒安息 | |
乌漆墨黑 | |
瓮天蠡海 | 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丹铅新录引》:“稍为是正,瓮天蠡海,亡当大方。” |
力拔头筹 | |
以羽扣钟 | |
火齐木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