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象寄译鞮象寄译鞮的意思
xiàng

象寄译鞮



象寄译鞮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后称翻译为'象寄译鞮'。

详细解释

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五方之民,言语不通,嗜欲不同。达其志,通其欲,东方曰寄,南方曰象,西方曰狄鞮,北方曰译。”后称翻译为“象寄译鞮”。

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》:“往者总署之设‘同文舘’也,生徒数百计,虽无奇材异能,足任外交,然以供象寄译鞮之职,则固绰有餘裕。”亦省称“象寄”、“象鞮”。清黄遵宪《寄怀左子兴领事》诗:“头衔南岛蛮夷长,手笔西方象寄书。”严复《译<天演论>例言》:“海通以来,象寄之才,随地多有。”梁启超《<适可斋记言行>序》:“所见所闻,其象鞮之流,往往学此为衣食计,无通识,无远志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xiàng jì yì dī

注音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象寄译鞮的意思解释、象寄译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老奸巨猾 老:很;极;奸:奸诈;巨:大;极;猾:狡猾。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。
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。
眄视指使 形容骄傲的神态。
不甘示弱 甘:甘心;情愿;示:表示;显示;弱:差;不足。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。
长亭短亭 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,常用为饯别处。也指旅程遥远。
追根查源 同“追本溯源”。
红装素裹 红装:妇女的红色装饰;泛指妇女的艳丽装束;素裹:淡雅装束。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两种装束。后用以形容雪过天晴;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。
聊复尔耳 姑且如此而已。
不护细行 指不注意小节。
桃蹊柳曲 指春景艳丽的地方。同“桃蹊柳陌”。
盛气凌人 凌:欺压。以骄横的气势压人。形容傲慢自大;气势逼人。
元亨利贞 《周易》乾卦卦辞。用作序数,相当于甲、乙、丙、丁
长生久视 久视:不老,耳目不衰。形容长寿。
奉如神明 象对待神灵那样崇奉。形容对某人或某种事物极其尊重。语本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“敬之如神明”。
繁礼多仪 繁:多而杂。礼节繁复仪式过多。
计出无奈 同“计出无聊”。
白水鉴心 白水:清水;鉴:照。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。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。
雄兵百万 雄:威武雄壮。人数众多、威武雄壮的军队
不避强御 避:回避;强御:有权势的人。刚正无私,不怕有势力的人。
有话即长,无话即短 唐代以后说书艺人用语,有话要说的话,就讲得长,没话要说的话,就简单讲几句。
瞎马临池 盲人骑着瞎马。比喻盲目行动,后果十分危险。
毫无节制 无节制wújiézhì无限制,无控制
九皋处士 鹤的美称。
鹅项懒凳 一种狭长的凳子。因其长似鹅颈且不轻易搬动,故称。
柴汝官哥 古代四大窑名。
使法量功 估量工程量的多少。考核功绩。
独见之虑 见到时不拿过来,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。
春宵苦短 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。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,觉得时间过得很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