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象寄译鞮象寄译鞮的意思
xiàng

象寄译鞮



象寄译鞮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后称翻译为'象寄译鞮'。

详细解释

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五方之民,言语不通,嗜欲不同。达其志,通其欲,东方曰寄,南方曰象,西方曰狄鞮,北方曰译。”后称翻译为“象寄译鞮”。

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》:“往者总署之设‘同文舘’也,生徒数百计,虽无奇材异能,足任外交,然以供象寄译鞮之职,则固绰有餘裕。”亦省称“象寄”、“象鞮”。清黄遵宪《寄怀左子兴领事》诗:“头衔南岛蛮夷长,手笔西方象寄书。”严复《译<天演论>例言》:“海通以来,象寄之才,随地多有。”梁启超《<适可斋记言行>序》:“所见所闻,其象鞮之流,往往学此为衣食计,无通识,无远志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xiàng jì yì dī

注音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象寄译鞮的意思解释、象寄译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满腹文章 比喻文章极好,很有才华。
黄发鲐背 黄发: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,后常指老年人。鲐背;鲐鱼背上有黑斑,老人背上也有,因常借指老人。指长寿老人,也泛指老年人。亦作“黄发台背”、“黄耈台背”、“鲐背苍耈”。
戏彩娱亲 比喻孝养父母。
恺悌君子 恺悌:平易近人。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。
天年不测 谓意外的死亡。
甜蜜动听 悦人的甜美。
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。形容有崇高的威望。
二虎相斗,必有一伤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,其中必有一只受伤。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,激烈斗争的结果,必有一方吃亏。
吃肥丢瘦 比喻专做占便宜的事。
十夫桡椎 见“十夫楺椎”。
尸居余气 余气:最后一口气。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,指人将要死亡。也比喻人暮气沉沉,无所作为。
不知何许人 许:处所。不知道是哪里人。
败子回头金不换 指不干正事的人改邪归正比金子还可贵。
至圣至明 至:极。最神圣最贤明。旧时用以称颂帝王。
只重衣衫不重人 指人势力,看人只重衣着。
舍我复谁 舍:放弃。除了我没有别人了。指只有自己才能担当。
寸草衔结 喻虽然力薄,亦当感恩图报。
对床风雨 同“对床夜雨”。
仰取俯拾 低头拾地上的东西,抬头拿上面的东西。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。
凿壁悬梁 凿:打孔,挖洞;悬:吊挂。形容刻苦读书。
托物引类 指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。
当刑而王 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。
务本力穑 本:农业;穑:收割谷物。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劳动。
流波送盼 形容女子含情地看别人。
颍滨遗老 1.宋苏辙晩年的别号。
梦想为劳 形容思念之深切,到了过分的程度。
连类引譬 引:援引;譬:比方。援引相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。
羁旅之臣 指寄居在外的官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