敲膏吸髓的成语故事


敲膏吸髓

拼音qiāo gāo xī suǐ

基本解释犹敲骨吸髓。

出处清·王韬《西人重日轻华》:“其取之于民间,前时不过什二,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,取之尽锱铢,用之如泥沙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敲膏吸髓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敲膏吸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火冒三丈 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,火冒三丈。”
自行其是 周恩来《政府工作报告(1954年)》:“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,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。”
不务空名 毛泽东《<中国工人>发刊词》:“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,他们应该有知识,有能力,不务空名,会干实事。”
避凉附炎 明·朱国桢《涌幢小品》:“母,小人也,避凉附炎,且其性残虐。”
择善而从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。”
父母国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去鲁,曰:‘迟迟吾行也,去父母国之道也。’”
理冤摘伏
脱骨换胎 郭沫若《南冠草》第二幕:“盛蕴真:你却是脱骨换胎。”
秦关百二
廓然无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