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贤如渴的成语故事


思贤如渴

拼音sī xián rú kě

基本解释如渴:如口渴思饮那般,形容迫切。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。

出处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著于四海,总揽英雄,思贤如渴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思贤如渴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思贤如渴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正正气气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八:“[程朝奉]虽是缠得熟分了,那陈氏也自正正气气,一时也勾搭不上。”
发策决科 汉·扬雄《法言·学行》:“或曰:‘书与经同,而世不尚,治之可乎?’曰:‘可。’或人哑尔笑曰:‘须以发策决科。’”
发愤忘食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
分香卖履 晋 陆机《吊魏武帝文》序:“余香可分与诸夫人。诸舍中无为,学作履组卖也。”
植党自私 鲁迅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借多陵寡,植党自私,于是战斗以兴。”
扬扬得意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隋炀帝逸游召谴》:“独杨素残忍深刻,扬扬得意,以为‘太子由我得立’。”
心计手授 金·元好问《邓州新仓记》:“度材于山,赋庸于兵,心计手授,百堵皆作。”
计出无奈 明·孟称舜《花舫缘》第二出:“小人受公子厚恩,委是舍不得,只是计出无奈。”
同舟而济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。遇风,其相救也若左右手。”
末学后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