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而治之的成语故事

拼音fēn ér zhì zhī
基本解释①分别治理。②利用手段使国家、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,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。
出处清·俞樾《群经平议·周官二》“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”:“凡邦之有疾病者,疕疡者造焉,则使医分而治之,是亦不自医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分而治之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分而治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丰草长林 | 唐·杜甫《进三大礼赋表》:“臣生长陛下纯朴之俗,行四十载矣。与麋鹿同群而处,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,实自弱冠之年矣。” |
背曲腰躬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十:“等的人心热肠鸣,坐的来背曲腰躬。” |
换日偷天 | 明 屠隆《彩毫记 宫禁生谗》:“叵耐狂生诗太狂,只愁谤语外传扬,但凭换日偷天手,难免嘲风弄月殃。” |
当家做主 | 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卷:“要当支书,就得认真地当家做主。” |
杀鸡为黍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止子路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。” |
具自陈道 | |
知之非难,行之不易 | 唐·徐贤妃《谏太宗息兵罢役疏》:“唯恐知之非难,行之不易,志骄于业泰,体逸于时安。” |
一咏一觞 | 宋·辛弃疾《贺新郎·和吴明可给事安抚》词:“一咏一觞成底事,庆康宁,天赋何须药。” |
棘围锁院 | |
恒舞酣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