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枯槁的成语故事


形容枯槁

拼音xíng róng kū gǎo

基本解释身体瘦弱;精神萎靡;面色枯黄。枯槁:枯萎;枯干。

出处战国 楚 屈原《渔父》:“颜色憔悴,面容枯槁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形容枯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形容枯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千呼万唤 唐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诗:“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。”
不知底细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67回:“我也不知底细。”
巴山蜀水
穷山僻壤 宋·朱熹《条奏经界状·贴黄》:“故州城县郭所在之乡,其产不甚重,与穷山僻壤至有相倍蓗者,此逐乡产钱租额,所以本来已有轻重之所由也。”
玉除彤庭 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玉除彤庭,碝戚彩致。”
痛不堪忍 宋·洪迈《夷坚丁志·陈通判女》:“过岭下,小石损我足,仆地移时,至今犹痛不堪忍。”
扫除天下 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大丈夫处世,当扫除天下,安事一室乎?”
走斝传觞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回:“日逐讲文论武,走斝传觞,弦歌吹舞,朝去暮回,无般儿不乐。”
朝不图夕 唐·柳宗元《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》:“某天罚深重,余息苟存,沉窜俟罪,朝不图夕,伏谒无路。”
蟠委错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