綦溪利跂的成语故事

拼音qí xī lì guì
基本解释谓故作高深,立异离群。《苟子·非十二子》:“忍情性,綦溪利跂,苟以分异人为高,不足以合大众,明大分。”王先谦集解:“綦溪,犹言极深耳,利与离同……离世独立,故曰离跂。”一说,綦溪,邪径;利跂,利其歧途而不循正途。
出处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忍情性綦溪利跂,荀以分异人为高,不足以合大众,明大分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綦溪利跂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綦溪利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头重脚轻根底浅 | 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有一副对子,是替这种人画像的。那对子说: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。” |
星霜荏苒 | 唐·温庭筠《寄崔先生》:“星霜荏苒无音信,烟水微茫变姓名。” |
能刚能柔 | 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能刚能柔才是本,她得瀎他一把儿。” |
牛马走 | 西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,少卿足下:曩者辱赐书,教以慎于接物,推贤进士为务。” |
夺门而出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1回:“轻轻拨去门闩,拏在手中,预备当作兵器,可以夺门而出。” |
诘屈磝碻 | 清·朱克敬《瞑庵杂识》第一卷:“士以江西优人来,登场歌舞,诘诘屈磝碻,不可听。” |
刺心切骨 | 明·于晃《乞恩疏》:“古今人臣于忠,未有如臣父之惨烈也。臣之痛愤,刺心切骨,何时可已!” |
瞻前忽后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” |
一介行李 | |
姑置勿问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