罪己责躬的成语故事


罪己责躬

拼音zuì jǐ zé gōng

基本解释罪己:归罪于己;躬:自己。责备并归罪于自己。

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9卷:“罪己责躬不可无,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罪己责躬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罪己责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郢人斫垩 元·刘敏中《最高楼》词:“郢人斫垩元无迹,仙家种玉不论畦。”
巴蛇吞象 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”
东南雀飞 乐府诗《孔雀东南飞》
如履平地 唐 裴铏《周邯》:“因夷人卖奴,年十四五,视其貌甚慧黠。言善入水,如履平地。”
义夫节妇 《周书·宣帝纪》:“孝子顺孙,义夫节妇,表其门闾,才堪任用者,即宜申荐。”
官官相为 元·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二折:“你都官官相为倚亲属,更做道国戚皇族。”
播糠眯目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天运》:“夫播糠眯目,则天地四方易位矣。”
详刑慎罚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详刑审罚,明察单辞。”
以言徇物
佩金带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