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羞忍辱的成语故事


含羞忍辱

拼音hán xiū rěn rǔ

基本解释含:包容;辱:耻辱。形容忍受羞耻侮辱。

出处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6卷:“且含羞忍辱,待报仇之后,死亦未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含羞忍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含羞忍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砥厉廉隅 《礼记·儒行》:“近文章,砥厉廉隅。”孔颖达疏:“文儒者习近文章,以自磨厉,使成己廉隅也。”
变容改俗 《吕氏春秋 上德》:“教变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,此之谓顺情。”
抱令守律 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勉学》:“但知抱令守律,早刑时舍,便云我能平狱。”
一谷不升 《榖梁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一谷不升谓之嗛,二谷不升谓之饥,三谷不升谓之馑,四谷不升谓之康,五谷不升谓之大侵。”
追本溯源 石三友《金陵野史 圆明园与基泰工程司》:“说到这八座模型,追本溯源,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时的总长朱启钤。”
衣不完采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游侠列传》:“家无余财,衣不守采,食不重味。”
祈晴祷雨 明·无名氏《贺元宵》第一折:“正直无私有至灵,于家为国保黎民,祈晴祷雨皆显应,掌管经书文拳中。”
心怡神悦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引起:“不知君子那三件至乐的事,另有心怡神悦形容不到的田地。”
搧风点火
以昼卜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