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纵即逝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ǎo zòng jí shì
基本解释纵:放;逝:消失。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。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。
出处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》:“振笔直遂,以追其所见,如兔起鹘落,少纵则逝矣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少纵即逝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少纵即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狼号鬼哭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8回:“况且宝玉才好了些,连我们也不敢说话,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!” |
遁世离群 | 《元史·隐逸传序》:“后世之士,其所蕴蓄或未至,而好以迹为高,当邦有道之时,且遁世离群,谓之隐士。” |
空中结构 | 《西游补》第13回:“当时用个骗法,一哄哄出,老翁那知是行者空中结构。” |
四海他人 | 元·尚仲贤《三夺槊》第三折:“俺虽然是旧忠臣,则是四海他人。” |
心向往之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孔子世家》:“《诗》有之:‘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’虽不能至,然心乡往之。” |
站不住脚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8回:“不过同伙当中都同他不对,因此我这里他站不住脚,所以太太亦只好让他走了干净。” |
天崩地解 | 清·黄宗羲《留别海昌同学序》:“天崩地解,落然无与我事。” |
笨嘴拙腮 | 熊尚志《藕和花的故事》:“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,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笨嘴拙腮的。” |
五行代德 | |
年少气盛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