汲古阁本的成语故事

拼音jí gǔ gé běn
基本解释版本名。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。也称毛本。参见“汲古阁”。
暂未找到成语汲古阁本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汲古阁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 | 李欣《潜移默化》:“移风易俗,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,必须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。” |
名不副实 | 三国 魏 刘邵《人物志 效难》:“中情之人,名不副实,用之有效。” |
背本趋末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食货志上》:“时民近战国,皆背本趋末。” |
一时戏言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这话虽然有的,止不过一时戏言,难道奴家终身之事,只在两局棋上结果了不成!” |
天道无私 | 宋·王禹偁《谢历日表》:“臣闻天道无私,所以运行寒暑;圣人有作,所以恭授民时。” |
不赞一辞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,不能赞一辞。” |
蒹葭玉树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并坐,时人谓‘蒹葭倚玉树’。” |
应运而出 | 孙中山《建国方略·知行总论》:“由此观之,凡为需要所迫,不独人类能应运而出,创造发明,即物类亦有此良能。” |
中人之姿 | |
瞻云望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