迟疑不定的成语故事


迟疑不定

拼音chí yí bù dìng

基本解释犹言迟疑不决。

出处《易·蒙》“初筮告,再三渎,渎则不告”唐·孔颖达疏:“师若迟疑不定,或再或三,是亵渎,渎则不告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迟疑不定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迟疑不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恒河沙数 《金刚经 无为福胜分》:“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,以用布施。”
跳梁小丑 先秦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子独不见狸牲乎,卑身而伏,以候敖者,东西跳梁,不避高下。”
咸与维新 《尚书 胤征》:“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,歼厥渠魁,胁从罔治。旧染污俗,咸与维新。”
丢魂失魄 俞林《在太行山上》:“小范首先从树丛后面猛跳出来,那家伙吓得丢魂失魄,尖叫一声,返身就跑。”
询根问底 杨朔《雪花飘飘》:“你问我,叫我问谁呢?别总是那个老毛病,询根问底的,追的人心慌。”
敬鬼神而远之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务民之义,敬鬼神而远之,可谓知矣。”
一反其道
四海波静
玉清冰洁 宋·高观国《花心动·梅意》词:“碧藓封枝,点寒英、疏疏玉清冰洁。”
万夫之勇 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一折:“想关云长但上阵处,凭着他坐下马、手中刀、鞍上将,有万夫不当之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