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辞取人的成语故事


以辞取人

拼音yǐ cí qǔ rén

基本解释见“以言取人”。

出处《孔子家语·子路初见》:“宰我有文雅之辞,而智不充其辩。孔子曰:‘ ……以辞取人,则失之宰予。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以辞取人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以辞取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传杯弄盏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十回:“两傍列坐,传杯弄盏,花簇锦攒。”
热肠冷面
东躲西藏 明 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:“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,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。”
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绳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,说到货物,我就没有胆气了。”
荒怪不经 宋·王楙《野客丛书·相如上林赋》:“其夸苑囿之大,固无荒怪不经之说,后世学者,往往读之不通。”
乃文乃武 唐 王勃《九成宫颂》:“一阴一阳,神道也。乃文乃武,圣图也。”
输攻墨守 战国·宋·墨翟《墨子·公输》:“子墨子解带为城,以牒为械,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,子墨子九拒之。公输般之攻械尽,子墨子守御有余。”
相仿相效 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中卷:“遂以芜塞相仿相效,日求所以富强之说,倾诈之谋,攻伐之计。”
慎始敬终 《礼记 表记》:“子曰:事君慎始而敬终。”汉 贾谊《新书 胎教》:“易曰:‘正其本而万物理,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,故君子慎始。’春秋之元,诗之关雎,礼之冠婚,易之乾坤,皆慎始敬终云尔。”
以色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