削衣贬食的成语故事


削衣贬食

拼音xuē yī biǎn shí

基本解释削:削减;贬:降低。削减衣服,降低饮食水准。比喻省吃俭用,节衣缩食

出处唐·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时公私有余,削衣贬食,不立资遗,以班亲旧朋友为义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削衣贬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削衣贬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感恩戴德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骆统传》:“今皆感恩戴义,怀欲报之心。”
独行其是 茅盾《子夜》七:“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,尤其在东方,他有两个劲敌。”
像模像样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这番调动,老爷可必得像模像样答上头的情才使得呢。”
企足矫首 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》:“巍然被衮,号称天子,顾乃企足矫首待晋之予夺以为轻重,何其衰也。”
不识大体 《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》:“尝献世祖酒,先自酌饮,封送所馀,其不识大体如此。”
堂哉皇哉 清·吴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十八回:“他有了这个引子,就格外的打点,格外的应酬,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,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,出京赴任。”
烂如指掌 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第三卷:“其父成璧,亦异人,少为群盗,未尝读书识之无,乃古今之世代治乱,是非成败,烂如指掌。”
张灯结采
野战群龙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王刘张李彭卢传赞》:“天地闭革,野战群龙。”
弊衣疎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