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不识大体不识大体的意思
shí

不识大体



不识大体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识:懂得;大体:重要的道理;关系全局的道理。指不能认清大局;不懂得做事、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。

详细解释

大体:关系全局的道理。不懂得从大局考虑。

上斥为~,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。◎《清史稿·高宗本纪》

百科解释不识大体(bùshídàtǐ):考虑问题过于片面,不懂得从大局渗入。出自《史记·平原虞卿列传》。

出处《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》:“尝献世祖酒,先自酌饮,封送所馀,其不识大体如此。”

例子上斥为不识大体,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。(《清史稿 高宗本纪》)


基础信息

拼音bú shí dà tǐ

注音ㄅㄨˊ ㄕˊ ㄉㄚˋ ㄊ一ˇ

繁体不識大軆

正音“识”,不能读作“shī”。

感情不识大体是贬义词。
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不明白关系到大局的道理。

辨形“识”,不能写作“拾”。

歇后语耗子啃菩萨

谜语瞎子摸象

近义词鼠目寸光、目光如豆

反义词高瞻远瞩、目光如炬、卓有远见

英语not to understand the highest principles of propriety

俄语не видеть цéлого

德语allgemeine Grundprinzipien nicht kennen

法语n'avoir pas une vue d'ensemble(aux vues bornées)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不识大体的意思解释、不识大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力小任重 能力小,负担重。犹言力不胜任。
轻重缓急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
戛然而止 戛然:像声词。声音突然停止。
善善从长 善善:褒扬美德;从长:源远流长的意思。原指褒扬美德,源远流长。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。
徒呼奈何 徒:徒然,白白地;奈何:怎么办。白白叫喊,无可奈何。形容一味着急,毫无办法。
鸟散鱼溃 溃:溃散。象鸟惊飞,象鱼溃散而逃。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。
枕戈汗马 枕着武器,疾驰战马。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。
自出心裁 心裁:心中的设计、筹划。出于自己的创造。指不抄袭、模仿别人。
搔头抓耳 抓抓头皮;摸摸耳朵。形容焦急的神态。
文武之道,一张一弛 文、武:指周文王和周武王。意思是宽严相结合,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。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。
不可逾越 逾:超过。不能超过或不能越过。
鸿篇巨制 鸿:巨;大。指大篇幅的巨型著作。
染翰成章 谓提笔成文。
升天入地 升:上升。上到天上,钻入地下。
观机而作 见“观机而动”。
侧足而立 形容有所畏惧,不敢正立。
争斤论两 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。
移步换形 移动脚步,情景也随之变换。形容景色变化多端。亦比喻逐步起着变化。
前古未有 自古以来未曾有过。
袭故守常 袭:固袭,继承;故:成例;常:常规。因循守旧,照老规矩办事。
孤履危行 谓行为孤高独特。
铜山金穴 比喻极其富有。
商彝周鼎 彝、鼎:古代祭祀用的鼎、尊等礼器。商周的青铜礼器。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。
庙堂之器 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人。
谩天谩地 犹言谩天昧地。
浮名薄利 浮名:虚浮的名声;薄利:微薄的利益。形容名利微不足道。
束緼请火 比喻求助于人。
鸳鸯钿带 绣有鸳鸯花纹并用金﹑银﹑介壳镶嵌的衣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