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晶灯笼的成语故事


水晶灯笼

拼音shuǐ jīng dēng lóng

基本解释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。

出处宋 范镇《东斋记事补遗》:“刘随待制为成都通判,严明通达,人谓之水晶灯笼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水晶灯笼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水晶灯笼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棘刺母猴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,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。”
举止大方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十一回:“若是正经的女子,见了人一样,不见人也是一样,举止大方,不轻言笑的,那怕他在街上走路,又碍甚幺呢?”
曳尾涂中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?”
沉李浮瓜 三国 魏 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:“浮甘瓜于清泉,沉朱李于寒水。”
不测之渊 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临不测之渊,以为固。”
久梦初醒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6回:“王氏久梦初醒之人,极口赞成。”
风声目色 唐·张鷟《朝野佥载》第二卷:“殿中侍御史王旭括宅中别宅女妇,风声目色。”
眉飞目舞 许地山《黄昏后》:“这老人家在灯光之下说得眉飞目舞。”
正始之音 《晋书·卫玠传》:“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,此子复玉振于江表,微言之绪,绝而复续。不意永嘉之末,复闻正始之音。”
伺间候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