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,yú wēng dé lì
基本解释鹬:长嘴水鸟;蚌:有贝壳的软体动物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
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:“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钳其喙。鹬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’蚌亦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鹬。’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
暂未找到成语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割臂盟公 | 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初,公筑台,临党氏,见孟任,从之。閟。而以夫人言,许之,割臂盟公。生子般焉。” |
议论纷纭 | 语出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是以远近狐疑,议论纷错者也。” |
矜贫恤独 | 《魏书 高闾传》:“甄忠明孝,矜贫恤独,开纳谠言,抑绝谗佞。” |
口巧手拙 | |
坚卧烟霞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5回:“小弟坚卧烟霞,静听好音。” |
自取罪戾 | 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二回:“岂不知元帅虎威,马到成功?焉敢复生贰心,自取罪戾。” |
跐牙裂嘴 | |
速禄飒拉 | |
爱亲做亲 | |
窄窄弓弓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