凶年饥岁的成语故事


凶年饥岁

拼音xiōng nián jī suì

基本解释凶年:年成很坏。指荒年。

出处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凶年饥岁,君之民,老弱转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凶年饥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凶年饥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着手回春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3章:“他想起来高一功的情况不妙,尚炯回来也许会着手回春。”
文质彬彬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,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”
千载一弹 典出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吉与财禹为友,世称‘王阳在位,财公弹冠’,言其取舍同也。”吉,字子阳。
不时之须 宋 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时之须。”
双宿双飞 无名氏《杂词》:“不如池上鸳鸯鸟,双宿双飞过一生。”
打狗欺主 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一卷第七回:“俗话说,打狗欺主,太岳呀,我看你是成心要撕破脸皮与老夫作对了。”
君子不器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君子不器。’”
灿烂炳焕 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瑰异谲诡,灿烂炳焕。”
履险蹈危 《明史·外国传·日本》:“外夷修贡,履险蹈危,来远,所费实多。”
椎鲁敦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