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污含垢的成语故事


纳污含垢

拼音nà wū hán gòu

基本解释纳:接受;垢:污秽。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。
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纳污含垢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纳污含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呕心滴血 清·秋瑾《精卫石·序》:“余愿呕心滴血以拜求之,祈余二万万女同胞无负此国民责任也。”
带水拖泥 宋·叶適《修路疏》:“南来北往,何忧带水拖泥;朝去暮来,不到撞头磕脑。”
斑驳陆离 战国 楚 屈原《离骚》:“纷总总其离合兮,斑驳陆离其上下。”
驴生戟角 元·关汉卿《金线池》第一折:“无钱的可要亲近,则除是驴生戟角瓮生根。”
睁只眼,闭只眼 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然后他诙谐地做了个睁只眼闭只眼的动作。”
正冠纳履 晋·李阐《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》:“久要心许之信,夷险不爽;正冠纳展之嫌,终始不蹈。”
韦裤布被
付之逝水 清·汤斌《汤子遗书·请旨行取疏》:“亲朋为之惋惜:以为半生功名付之逝水。”
食指浩繁
呼天不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