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行不符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án xíng bù fú
基本解释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。
出处《逸周书 官人》:“言行不类,始终相悖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言行不符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言行不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寒腹短识 | 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五:“今人寒腹短识,辄不自量造语,余耻之。” |
彻心彻骨 | 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》:“那兵士手脚被吊得彻心彻骨的痛,大声哀叫。” |
畸流逸客 | 清 厉鹗《〈吴礼部诗话〉跋》:“[明 胡无瑞]尝跋此册及《敬乡录》云:‘遍举郡邑,凡有闻者,缉其制作履历,粲若指掌,下逮畸流逸客,片语只词,亦博采旁证。’” |
不今不古 | 西汉 扬雄《太玄经 更》:“童牛角马,不今不古。”范望注:“既不合今,亦不合古。” |
一饭千金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钓于城下,诸漂母漂,有一母见信饥,饭信,竟漂数十日。又:“信至国,如所从食漂母,赐千金。” |
无名英雄 | 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·绪言》:“诚以他日救此一方民者,必当赖将来无名之英雄也。” |
殷天动地 | 汉·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车骑雷起,殷天动地。” |
毫无例外 | 邓小平《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贡献》:“我们所有的企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,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。” |
苟且行止 | |
修短有命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:“命之修短有数;人之富贵在天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