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斤八两的成语故事


半斤八两

拼音bàn jīn bā liǎng

基本解释八两:即半斤;旧制一斤为十六两。半斤和八两轻重相等。比喻彼此相同。

出处宋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28出:“两个半斤八两,各家归去不须嗔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半斤八两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半斤八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走肉行尸 清·华伟生《开国奇冤·谋擢》:“尽热衷瞒神吓鬼,扮花面走肉行尸。”
自我吹嘘 孙犁《芸斋琐谈》:“别人的客气话,一变而成了自我吹嘘。”
钩辀格磔 唐·李群玉《九子坡闻鹧鸪》诗:“正穿诘曲崎岖路,更听钩辀硌磔声。”
渭川千亩 《史记 货殖列传》:“齐鲁千亩桑麻;渭川千亩竹……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。”
笔耕砚田 南朝 梁 任昉《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“既笔耕为养,亦佣书成学。”
窃钩者诛,窃国者侯 先秦 庄周《庄子 胠箧》:“彼窃钩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;诸侯之门,而仁义存焉。”
回肠寸断 明 汤显祖《还魂记 诘病》:“我发短回肠寸断,眼昏眵泪双淹。”
向平愿了 《后汉书》 向长传:「 建武中, 男女娶嫁既毕, 敕断家事勿相关, 当如我死也。 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, 竟不知所终。」
沉思默想 魏巍《路标》:“在沉思默想的时候,我仿佛听到一种深沉有力的呼喊。”
触千捣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