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墙而走的成语故事


循墙而走

拼音xún qiáng ér zǒu

基本解释循:沿着。沿着墙走。形容恭谨顺从。
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一命而偻,再命而伛,三命而俯,循墙而走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循墙而走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循墙而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逆水行舟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》:“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,也只好拉纤。”
业荒于嬉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”
乱七八糟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五回:“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,家伙器皿,布置得清雅整洁,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。”
胸怀祖国,放眼世界 张双林《解读北京人》:“上海人过于讲实惠,讲自家的事,而北京人确实胸怀祖国,放眼世界。”
犬兔俱毙 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韩子卢者,天下之疾犬也;东郭逡者,海内之狡兔也。韩子卢逐东郭逡,环山者三,腾山者五,兔极于前,犬废于后,犬兔俱罢,各死其处。田父见之,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。”
通文调武 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严刑》:“我这里是甚麽衙门?谁许你通文调武,可恶!”
气吞虹蜺
阎王好见,小鬼难当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9回:“阎王好见,小鬼难当。旁边若有人帮衬,敲敲边鼓,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。”
凑手不及
一夕三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