愆德隳好的成语故事


愆德隳好

拼音qiān dé huī hǎo

基本解释愆:过失;隳:毁坏。损害道义,破坏友好。指破坏了道义原则和友好关系。

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6回:“而皇叔愆德隳好,已得西川,又占荆州,贪而忘义,恐为天下所耻笑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愆德隳好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愆德隳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光前启后 明·王九思《绣停针·寿康对山太史》套曲:“名已就,子亦有。凤毛麟角,光前启后。”
举措失当 先秦 管仲《管子 禁藏》:“举措失当,众民不能成。”
瓮尽杯干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5卷:“陈秀才那时已弄得瓮尽杯干,只得收了心,在家读书。”
我黼子佩 汉·扬雄《琴清英》:“天下有道,我黼子佩;天下无道,我负子戴。”
十鼠同穴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》:“勋无活分,而汝等敢纵之!收三官已下付刺奸,当令十鼠同穴。”
食方于前 明·冯梦龙《智囊补·闺智·陈子仲妻》:“楚王聘陈子仲为相,仲谓妻曰:‘今日为相,明日结驷连骑,食方于前矣。’”
悉心竭力 宋·司马光《应诏言朝廷阙失》:“执政者亦悉心竭力以副陛下之欲,耻为碌碌守法循故事之臣。”
千载奇遇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8回:“自有那样一个肯受教的儿子,也算得个千载奇遇了。”
夜半三更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八回:“那一个?夜半三更,大呼小叫。”
二分之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