畏天恤民的成语故事


畏天恤民

拼音wèi tiān xù mín

基本解释畏:敬畏;恤:周济。敬畏上天,怜爱下民。

出处宋·朱熹《辞免进职奏状》:“既闵然有畏天恤民之诚,而圣训丁宁又无非恻怛焦劳之实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畏天恤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畏天恤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花香鸟语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98回:“云雾渐淡,日色微明,四面也有人烟来往,各处花香鸟语,颇可盘桓。”
上嫚下暴
猴子搏矢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王射之,敏给搏捷矢。王命相者趋射,狙执死。”
耳目心腹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》:“如善其便捷,任以耳目心腹,未有不倒持干戈,授人以柄者。”
比肩继踵 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杂下九》:“临淄三百闾,张袂成阴,挥汗成雨,比肩继踵而在,何为无人?”
避面尹邢 汉武帝同时宠幸尹夫人与邢夫人,诏二人不得相见。尹夫人向武帝请求见邢夫人。相见后,尹夫人“乃低头俯而泣,自痛其不如也”。见《史记 外戚世家》。
相呴相濡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好言自口,莠言自口 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“好言自口,莠言自口。忧心愈愈,是以有侮。”
二十四友
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