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尺量才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ù chǐ liáng cái
基本解释玉尺:玉制的尺,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。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。
出处唐·李白《上清宝鼎》诗:“仙人持玉尺,度君多少才;玉尺不可尽,君才无时休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玉尺量才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玉尺量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四方辐辏 | 《汉书 孙叔通传》:“人人奉职,四方辐辏。” |
摇唇鼓喙 | 明·宋濂《送徐大年还淳安序》:“世之好议论者,见其辞禄而归,摇唇鼓喙,诩诩相夸奖。” |
骨鲠之臣 | 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方今吴外困于楚,而内无骨鲠之臣,是无如我何!” |
草率收兵 | 毛泽东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》:“应当在处理闹事的过程中,进行细致的工作,不要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,不要‘草率收兵’。” |
河斜月落 |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偷曲》:“你看河斜月落,斗转参横,不免回去罢。” |
演武修文 | 元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那其间教训成人,演武修文,重掌三军。” |
民亦劳止,汔于小康 | 《诗经》中民劳:民亦劳止,汔可小康,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。 |
引线穿针 | 汉 刘向《说苑 善说》:“缕困针而入,不因针而急;嫁女因媒而成,不因媒而亲。明 周楫《西湖二集》卷一二:“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,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,做个穿针引线之人。” |
五车腹笥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 |
硬声硬气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