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衣缩食的成语故事


节衣缩食

拼音jié yī suō shí

基本解释节:节约;节省;缩:缩减。省吃俭用;非常节俭。

出处宋 陆游《秋获歌》:“我愿邻曲谨盖藏,缩衣节食勤耕桑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节衣缩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节衣缩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共为唇齿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邓芝传》:“蜀有重险之固,吴有三江之阻,合此二长,共为唇齿,进可兼并天下,退可鼎足而立。”
荒唐之言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下篇》:“庄周闻其风而悦之,以谬悠之说,荒唐之言,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戃。”
举无遗策 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万举而无遗策矣。”
和衣而卧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老程师爷是喝得当面退席,和衣而卧。”
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 元 无名氏《暗度陈仓》第二折:“着樊哙明修栈道,俺可暗度陈仓古道。这楚兵不知是智,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。俺往陈仓古道抄截,杀他个措手不及也。”
江山如故 明·胡文焕《泰和记·苏子瞻泛游赤壁》:“叹兴亡,江山如故,何处觅曹郎。”
徘徊不前 成仿吾《长征回忆录》:“林彪又消极抗令,徘徊不前,受到军委的严厉批评。”
落魄江湖 唐 杜牧《遣怀》诗:“落魄江湖载酒行,楚腰纤细掌中轻。”
白昼做梦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11章:“我们真是白昼做梦!”
渔阳鞞鼓 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渔阳鞞鼓动地来,惊破霓裳羽衣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