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心养性的成语故事


修心养性

拼音xiū xīn yǎng xìng

基本解释修心:使心灵纯洁;养性:使本性不受损害。通过自我反省体察,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。

出处元·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二折:“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,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,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,怎生瞒过了子瞻,赚上了牡丹,却教谁人来替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修心养性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修心养性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枉曲直凑
摆架子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5回:“林之洋道:‘他果另眼相看,俺更要摆架子说大话了。’”
白头如新,倾盖如故 汉·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:“语曰:‘白头如新,倾盖如故’何则?知与不知也。”
不拘小节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虞延传》:“(延)性敦朴,不拘小节,又无乡曲之誉。”
狮子搏兔 茅盾《谨严第一》:“狮子搏兔,亦用全力——这一句成语,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,丝毫不肯随便。”
生米作成熟饭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这个当儿,珍姑娘的头是磕了,脸是开了,生米是作成熟饭了。”
瞋目竖眉 清·袁枚《新齐谐·狮子大王》:“上坐官貌颇温良,闻土神话即怒,瞋目竖眉厉声索二青衣。”
无明火起 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第15卷:“与君一把无明火,烧尽千愁万恨心。”
夺人风采
滴羞扑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