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时而动的成语故事

拼音dài shí ér dòng
基本解释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
出处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,何不利之有?”
暂未找到成语待时而动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待时而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择主而事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四回:“岂不闻‘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?’” |
祥麟威凤 | 《宋史·符瑞志中》:“元康四年,南郡获威凤。” |
心中无数 | 蒋和森《风萧萧 冲天记一》:“他虽然素称'博学',熟读经史,可是对此却心中无数。” |
自出机杼 | 北齐 魏收《魏书 祖莹传》:“文章须自出机杼,成一家风骨。” |
趑趄嗫嚅 | 语出唐 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伺候于公卿之门,奔走于形势之途,足将进而趑趄,口将言而嗫嚅,处秽汙而不羞,触刑辟而诛戮,侥幸于万一,老死而后止者,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?” |
气冠三军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高彪传》:“吕尚七十,气冠三军,诗人作歌,如鹰如鴠。” |
好梦不长 | 元·无名氏《云窗梦》:“薄设设衾寒枕冷,愁易感好梦难成。千愁万恨断肠人,怎当那半夜三更莫秋景。” |
慎终承始 | 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·公会》:“齐侯以治外者善谋也,慎终以承始者道也。” |
事穷势迫 | |
故地重游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