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骨露野的成语故事


白骨露野

拼音bái gǔ lù yě

基本解释露:暴露;野:野外。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。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。

出处三国 魏 曹操《蒿里行》诗:“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白骨露野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白骨露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默默无闻 明 李桢《剪灯余话》:“而使之昧昧无闻,安得不饮恨于九泉,抱痛于百世哉?”
俯首戢耳 孙中山《大总统告陆海军士文》:“我军人俯首戢耳以听其鞭策者,亦既二百六十有馀年。”
日旰不食 唐·皮日休《忧赋》:“故王之忧国者日旰不食,士之忧位者载贽出疆。”
清茶淡饭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4卷:“三叔,你今到寒家,清茶淡饭,暂住几日。”
高亭大榭 宋·李恪非《书洛阳名园记后》:“高亭大榭,烟火焚燎,化而为灰烬。”
新昏宴尔 清·章学诚《文史通义·文理》:“以谓凡对明月与听霖雨,必须用此悲感,方可领略,则适当良友乍逢及新昏宴尔之人,必不信矣。”
重垣迭锁
同心毕力 《东观汉记·任隗传》:“永元初,外戚秉权,朝臣畏悚,莫敢抗者,惟隗与袁安同心毕力,数犯颜谏。”
洗耳拱听 元·宫天挺《范张鸡黍》第一折:“哥哥才学,与在下不同,有什么名人名书,前皇后代,哥哥讲说些儿,小官洗耳拱听。”
张眼露睛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回:“这晁大哥可是听着人张眼露睛的没要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