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掘坟墓的成语故事


自掘坟墓

拼音zì jué fén mù

基本解释掘:挖。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。比喻自己为自己的失败或灭亡准备了条件。

出处晋 葛洪《神仙传》:“便一一以手裂坏之,又画作一大人,掘地埋之,便径去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自掘坟墓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自掘坟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为人说项 唐·杨敬之《赠项斯》:“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。”
灰头草面 元·杨景贤《西游记》第一本第一出:“娘子,灰头草面不打扮,倘或江上遇着相知朋友,怎生厮见。”
凿空取办 宋·俞文豹《吹剑录》:“薛寺正季宣谓州县凿空取办,虽有奉法吏,欲宽弛而不得骋。”宋·丘珂《愧郯录·作邑之制》:“间有赋人实窄,凿空取办,郡县不相通融,鲜不受督趣。”
根盘蒂结 明·李东阳《读唐史》:“惟公言正论,不可则止,而根盘蒂结于君心者,不可猝拔。”
箭不虚发 汉 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弓不虚发,应声而倒。”
言归和好 《清史稿·世祖纪一》:“昔之疆场用兵,本冀言归和好。不幸寇凶极祸,明祚永终。”
慕古薄今 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 词曲 音律》:“贵远贱近,慕古薄今,天下之通情也。”
被发入山 晋·袁晔《献帝春秋》:“汝欲取蜀,吾当被发入山,不失信于天下也。”
慌张慌智
殊行绝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