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为邦本的成语故事


民为邦本

拼音mín wéi bāng běn

基本解释邦:国家。人民是立国之本。

出处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五子之歌》:“皇祖有训,民可近不可下。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民为邦本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民为邦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声誉十倍 唐·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岂不以有周公之风,躬吐握之事,使海内豪俊,奔走而归之,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
寸阴可惜 清·朱彝尊《朱翁六十寿序》:“人生世上,寸阴可惜,岂可晷刻偷安耶!”
小器易盈 汉 吴质《在元城与魏太子笺》:“小器易盈,先取沉顿。”
头重脚轻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6回:“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,一个个面面厮觑,都软倒了。”
无知妄作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八》:“奚取于三家之堂。”宋·朱熹集注:“讥其无知妄作,以取谮窃之罪。”
傍柳随花 北宋·程颢《春日偶成诗》:“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”
三折之肱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9回:“今闻老爷大展三折之肱,治我一国之主,若主上病愈,老爷江山有分,我辈皆臣子也,礼当拜请。”
鲁女忧葵
款款之愚
凯风寒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