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落大方的成语故事


落落大方

拼音luò luò dà fāng

基本解释落落:坦率开朗;举止潇洒自然。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;不拘谨。

出处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9回:“杜雍却不推辞,将通身换了,更觉落落大方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落落大方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落落大方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酸文假醋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9回:“这有什么?大凡一个人,总别酸文假醋的才好。”
左冲右突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7回:“马休随着马腾,左冲右突,不能得出。”
推之四海而皆准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义》:“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
寒心销志 汉·邹阳《上书吴王》:“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,寒心销志,不明求衣。”
为人作嫁 唐 秦韬玉《贫女》诗:“苦恨年年压金线,为他人作嫁衣裳。”
耿耿寸心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92回:“耿耿寸心,愿盟息壤,凡百君子,其敬听之。”
如登春台 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“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登春台。”
贪财无义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,久有从良之志。”
同声相应 《周易 干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。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
霹雳列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