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树一帜的成语故事

拼音bié shù yī zhì
基本解释别:另外;树:建立。另外立起一面旗帜。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。
出处清 邹容《革命军》第二章:“中国士人,又有一种岸然道貌,根器特异,别树一帜,以号于众者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别树一帜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别树一帜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鹅湖之会 | 南宋淳熙二年(1175年)在信州(今江西上饶)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。由吕祖谦邀集,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。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。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,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。 |
淑人君子 | 《诗经·曹风·鸤鸠》:“淑人君子,其仪一兮。” |
鞋弓襪小 | |
三人成众 | 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》:“三人同行,必有我师,三人成众,必有一长。” |
积习渐靡 | 西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天道施》:“积习渐靡,物之微者也,其入人不知,习忘乃为常。” |
一刀两段 |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二:“一刀两段,未称宗师。”《朱子全书·论语十六》:“直是一刀两段,千了百当。”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“只索便一刀两段,倒大来迭快。” |
弃甲宵遁 | |
血指汗颜 | |
齧血沁骨 | |
静不露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