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谷不升的成语故事

拼音yī gǔ bù shēng
基本解释指歉收。
出处《榖梁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一谷不升谓之嗛,二谷不升谓之饥,三谷不升谓之馑,四谷不升谓之康,五谷不升谓之大侵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一谷不升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一谷不升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长蛇封豕 | 宋 李纲《召赴文字库祗候引对札子》:“长蛇封豕,蓄锐深谋,待时而发,其意不浅。” |
怀觚握椠 | 清·龚自珍《<阮尚书年谱>第一序》:“海内之士,怀觚握椠之伦,介景者锵军,祝延者漎萃。” |
河鱼之疾 | 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鱼腹疾,奈何?” |
孙康映雪 | 《艺文类聚》卷二:“孙康家贫,常映雪读书,清介,交游不杂。” |
一言堂 | 邓小平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》:“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,一言堂、个人决定重大问题、个人崇拜、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,不断滋长。” |
虎落平川 | 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四回:“虎落平川被犬欺。” |
中原板荡 | 宋·岳飞《五岳祠盟题记》:“自中原板荡,夷狄交侵。” |
鸱张鱼烂 | 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初则狐假鸱张,自谓骁雄莫敌;旋则鸟焚鱼烂,无非破败而终。” |
十室九匮 | 宋·欧阳修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上·高昌》:“今高昌诛灭,威动四夷,然自王师始征,河西供役,飞米转刍,十室九匮,五年未可复。” |
通身是胆 |